Quantcast
Channel: 作者的其他文章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9

寫自己社區的故事

$
0
0
內容: 

不能到外地旅行的日子,寫旅行,有點不爽。香港人愛打咭,好郊遊,每逢長假期,離島、郊野、水塘擠得水洩不通。連大受歡迎由「大澳非茂里」主辦的花燈節,也因為遊人眾多,被迫於月初提早結束。今年去旅行,相信機會不大。筆者於年初訂下12月去日本機票,近日收到退款的通知,旅程泡湯。失望,不是絕望。

地方社區營造
近年流行文化旅遊,旅遊不單是看景點,拍照打咭,需要有體驗,了解生活的質感。就如大澳街坊自發舉辦的花燈節,並不像官方活動,強調人流和消費,而引入日、台地區的地方營造概念,藉花燈盛事,吸引年輕人回流,重新審視昔日文化,結合新藝術創作,為大澳尋找出路。想了解更多大澳的社區營造,可閱讀筆者於《號外》發表的舊作〈給大澳的十年,時間是最好答案〉。

爭議較大的有大南街,今日文化街多番討論是生化的問題,昔日早報的社區,至今仍然充斥着不同的布匹商店和報業小販,近幾年不少文清咖啡室和手作公司進場,把昔日工業為主的小社區,變成文藝咖啡風情。

地方營造方興未艾,香港從來不是沒有歷史和古蹟,只是缺乏講故事的人,尤其官職人員,視野欠奉 。

全球化之下,全球的文化差異被磨平,星巴克、老麥泛濫,文化趨同的年代,反而催生了社區尋找不同的特色和文化,將差異(difference)變成了賣點 。重新發掘社區歷史,運用文化資源,建立地方自主性,產業振興和永續經營。如:鹽田梓,一個已經荒廢的西貢小島,老村民和年輕的年青人活用文化,尋回小島做鹽和天主教在本地郊野傳播的痕跡,重新改造社區,吸引新一代回流定居。

日本是地方營造的表表者,筆者上年參與中山道妻籠宿的文政風俗繪卷巡遊,大為感動。中山道為日本古道,是江戶幕府時代來回東京和京都要道,而地處偏遠的妻籠宿是驛站之一,至今保留完整的江戶木建築,為日本其中一個最漂亮的古鎮。每年11月,當地居民會穿上古裝巡遊,扮上農夫、武士、樵夫、貴族,連小貓也穿上和服,吸引遊客外,亦維繫社區的傳統。

本土文化的沉澱和領悟
文化需要時間沉澱和感受,差異可以是吸引點,但亦有機會變成觀光凝視(Tourist Gaze)。打咭和尊重文化,於全球化下,只是一線之差。拍照前,多點了解,多點體會。走入生活,旅行的驚喜,不是只拍一張相片,不要將原住民或特別風俗簡單跌入我們的想像。

每人的旅遊經驗都是獨一無二,在乎你怎樣領悟。外地有值得讀的故事,香港也有我們的經歷,歷史很容易被改寫,好壞忠奸就看書寫人的心思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「香港故事」展廳將於10月19日後關閉,進行大規模的改造,想重新回首我們百年的足跡,千萬不要錯過。

撮要版刊於:710期教協報
caption: 妻籠宿為日本最大型江戶古鎮之一,秋天滿目紅葉,份外漂亮。
caption: 日本中山道妻籠宿的文政風俗繪卷巡遊

版權: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9

Trending Articles